工信部:将重点检查5G基站“最低价中标”现象 eSIM布局掘金新应用蓝海挑战不小 政务云服务商市场份额报告出炉 中国移动对5G终端给出三点提升建议 前三季度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3 地市动态 10月29日中国移动各地市动态 10月29日中国联通各地市动态 10月29日中国电信各地市动态 终端、互联网、虚商、国际、运营管理
工信部在表示,目前正积极组织电信企业落实招投标法律法规的各项要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招投标活动。工信部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印发了《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工信部令第27号),明确提出鼓励通信工程建设项目使用综合评估法的要求,并组织电信企业加强宣贯落实,强化从业人员产品和工程质量意识,择优确定中标单位。
二是配合国家发改委开展招投标法修订工作,组织行业力量针对最低价中标、低于成本价投标等当前社会关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推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三是在近几年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检查中,将最低价中标作为重点检查事项,及时指出并督促电信企业改正,目前综合评估法已在通信建设项目中广泛使用。
工信部同时表示,下一步将配合国家发改委做好招投标法律法规修订工作,完善相关评标方法,指导电信企业开展招投标活动,维护健康有序通信建设市场环境。
目前,eSIM技术已被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伴侣等,下一步将在车联网、工业物联网等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eSIM新业务的出现,对运营商来说是巨大的商业机会,不过挑战也非常大。
一方面,eSIM卡未与特定运营商绑定,用户可在不同运营商之间随时切换,将对运营商的服务运营考验巨大。运营商要想让自家eSIM服务脱颖而出,必须提升技术、业务创新、网络连接等全方位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同时产业创新和业务探索。eSIM卡产业链里面涉及到括运营商、终端厂商、APP厂商、方案服务商、卡商、芯片商等多方企业,如何打通eSIM卡产业链,实现多方共赢,尤为关键。
政务云作为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依据以及政府信息化建设运行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在《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促进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政务云发展白皮书(2018)》预测,到2021年,政务云将以813亿元规模占到国内云计算市场总规模的43.8%。
目前,政务云市场已经形成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厂商、传统硬件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四派逐鹿的局面。据《2019年中国政务云云服务运营商市场份额报告》显示,在上榜的云服务商中,运营商阵营最为强大,总体份额达到37.6%。其中,中国电信以17.9%的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二,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市场份额也分别达到了10.1%和9.6%,列第四和第五名。据了解,中国电信已经与 31 个省、236个城市建立了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关系,构建省级政务云平台 11个,地市级政务云平台 100余个;中国移动政务云则覆盖了20多个省份,部署超过 100多个城市。
一是打造良好的端网兼容性。5G SA全新的协议,全新的接口,全新的架构,没有现成的成熟经验可以借鉴,需要各方力量高效协同,全力以赴提升SA网络和终端的兼容性表现,为SA商用打下坚实的端到端质量基础。
二是低功耗的整机设计。5G终端在几代多制式融合设计,倍数级高功率射频器件、天线G通信功耗的重要因素。更高集成度的硬件设计,更多面向使用场景的软件优化,带来更好的整机功耗表现。
三是高质量支持700M频段。700M频段具有频率低、覆盖广的特点,对于5G来说是解决覆盖的有效方案,高质量支持700M频段,优化天线优势保障用户体验。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0年前三季度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持续恢复,逐步摆脱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业务收入、利润总额、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速逐步回升,从业人数稳步增加。
从总体运行情况来看,软件业务收入增速持续回升:前三季度,我国软件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58387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二、三季度全行业软件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6.2%、17.1%、19.3%,呈逐季上升态势。利润增速稳步上升:前三季度,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7066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较上半年提高5.7个百分点。软件出口降幅收窄:前三季度,软件业实现出口336亿美元,同比下降0.2%,增速同比回落3.0个百分点,比上半年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外包服务出口收入同比增长4.bob体彩官网8%,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嵌入式系统软件出口同比增长1.8%,增速较上半年回落3.6个百分点。工资总额增速稳步上升:前三季度,我国软件业从业平均人数687万人,同比增长1.6%,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同比增长6.4%,增速较上半年提高5.0个百分点。
日前,中国移动发布了5G通信指数报告(第二期)。该报告从用户体验出发构建5G通信评测体系,对5G终端(5G手机、行业类终端、新型终端)通信能力进行评级。从数据传输性能、通话性能、关键性能以及功耗性能四个维度进行评级,分数高低客观反映终端5G整体通信能力。根据中国移动及其他运营商的5G部署进度,第二期5G通信指数对关键功能维度评测细则进行优化调整。
为给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信息化办公学习环境,近日,常州移动与溧阳市第六中学达成“智慧校园”合作,项目主要为学校提供图书自主借阅、共享阅读、校园文化显示等信息化服务,助力校园智慧化建设纵深发展。在溧阳市第六中学,常州移动正为其部署图书自助机、图书漂流柜、校园文化屏等设备。
为全面推进客户体验优先计划,树立优质服务品牌,10月20日,嘉兴移动全面启动“心级服务 优+体验”为主题的优质服务体验季系列活动。此次活动以“优质服务体验季”为主题,分别从“优+网络”“优+产品”“优+服务”3项“优+体验”三个方面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徐州移动根据开发区实验学校实际需求,量身打造了“实体书+智能图书柜”的整体阅读解决方案。徐州移动为学校搭建了“智能图书柜”设施,学生通过人脸识别,刷脸即可从智能图书柜借阅图书,利用RFID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图书借阅、归还等环节的自动定位,确保图书借阅全流程管控。
上海联通表示,为了帮助大众更好地参与到进博线上览和线上购,弥补因疫情防控无法亲临的遗憾,联通将在新媒体、智慧商业、智慧场馆和防疫应急四大板块引入更多沉浸式、“杀手级”5G智慧应用,5G超高清直播、联通VR全景远程直播、全息直播、KOL(关键意见领袖)带看展等,让大家身临其境,通过更新颖、更智能、更权威的途径,全面拥抱进博会
近期,中国联通湖北荆州分公司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扎实推进“携号转网”服务工作。严格按照《携号转网服务用户交互规范》要求,梳理协议及交互短信,重点对无在网期限限制的协议、赠送类套餐等默认为有在网约定期限,限制用户“携号转网”的情况,以及将同一失败原因作为重复原因返回,下行短信中协议名称不易于用户理解等问题,从业务规则、系统配置、服务举措、办理渠道等环节进行全面梳理核查。
重庆联通积极发挥行业优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截至当前,已覆盖27个贫困村,选派19名驻村扶贫干部(5人担任)和1名干部扎根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在贫困地区实施了大量的帮扶活动和帮扶项目,积极完成所承担的定点扶贫任务。
日前,中国电信开启了2020天翼网关4.0集采,其中要求支持双频WiFi6功能的产品超过1400万台。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国内首次大规模集采WiFi6产品,将有力改善中国电信的业务质量和用户服务能力,提升宽带和家庭业务价值和竞争力。对于产业来说,此次集采将推动WiFi6产业链形成规模化,加速产业完全成熟。
为了更好的利用3张现网的带宽资源、提升业务调度灵活性和业务发放效率、提升网络健壮性,广东电信联合华为公司,对该网络进行了全方面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广东电信携手华为公司排除重重困难,克服了业务中断的高危风险,投入400+人次改造割接,历时8个月,最终完成了整网的改造升级,为广东电信在F5G智慧全光2.0时代持续领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电信与各行各业合作“双打”,大力探索5G垂直应用,与150多家行业客户、30余家行业标杆客户达成了近900项5G合作协议,5G应用“朋友圈”不断扩大。未来,上海电信还将充分调动各行业应用5G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打通5G与各个行业的应用通道,让城市生活更多智慧、更多美好。
为加快以5G为核心的下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推动5G技术在西藏自治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及产业发展,自2019年来,中国电信西藏公司(以下简称“西藏公司”)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基站建设力度,提高服务和保障能力,全力推进5G网络发展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爱立信本周三在其官网宣布,爱立信将成为英国电信(BT)在伦敦、爱丁堡、贝尔法斯特、加的夫和其他主要城市5G RAN部署的主要合作伙伴。根据合作协议,爱立信还将对BT现有的2G、3G和4G RAN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升级改造,从而为BT和EE的客户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和网络性能。
Reliance Jio推出本地浏览器JioPages。该浏览器基于强大的Chromium Blink引擎,并“将隐私作为浏览器的核心”。Jio在声明中表示,JioPages通过更快的引擎迁移、网页渲染、页面加载、有效的媒体流、Emoji域支持和加密连接,提供增强的浏览体验。
今年双11,顺丰将批量投入使用自主研发的可穿戴智能设备SF Wear,由智能收派手表、工牌扫描器和蓝牙耳机(选配)组成。这款产品支持高效收派、解放双手、语音签收、地图导航、语音助手、健康管家等多种功能。它便于快递员通过线上简单操作,快速扫描客户的扫码寄件单、自寄码、待派件等条码触发任务,和语音协助,快速完成收派工作。
万宝龙与中国联通联合发布了一款智能手表SUMMIT2+,售价9700元,目前已在中国联通官网与指定线下门店内开售。SUMMIT2+是首款支持中国联通eSIM卡的奢华手表,用户可为其开通与手机相同或独立的电话号码,实现独立通话功能。搭载谷歌Wear OS系统,支持心率监测,同时配备GPS、速度计、测高仪、气压计、指南针等功能。
2020智能网联汽车C-V2X“新四跨”暨大规模先导应用示范活动在上海举办。“新四跨”在去年跨模组、跨终端、跨整车、跨安全平台的基础上,增加了高精地图和高精定位,同时丰富了应用场景,对参与企业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兴通讯作为终端设备和模组的主要提供商之一,参加本次“新四跨”演示,并成功完成大规模测试和场景演示工作。
为了满足5G种种特殊需求,FPGA和自适应计算的全球领先企业赛灵思宣布推出Zynq RFSoC DFE,这是一类全新的具有突破性意义的自适应无线电平台,旨在满足不断演进的 5G NR 无线应用标准。DFE 模块与灵活应变的可编程逻辑相结合,为涵盖低、中、高频段频谱的广泛用例打造了高性能、低功耗且经济高效的 5G NR 无线电解决方案。
5G应用正在进一步向传统行业延伸,并且这些行业应用才是5G的真正“起跑”。
目前,运营商和其他通信企业多赛道布局智能制造。其中,在5G+工业互联网方面,中国电信依托强大的云网资源优势,于2019年牵头中标1个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参与打造北仑模具等10个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中国航发、三一重工、吉利、杭叉、中建钢构、美的集团、中国电建、中船工业、小米、西门子医疗、通用电气、海尔集团等百余家行业龙头企业探索十余个5G+工业场景应用。
中国移动实施“五个升级”策略,加快网络升级、平台升级、应用升级、模式升级和生态升级,推动5G+工业互联网加速发展。中国联通则在今年4月携手格力电器和华为公司开展了“5G+工业互联网”5G专网改造项目,这也是国内首个基于MEC边缘云+智能制造领域5G SA切片的专网。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5G网络也被用在煤炭、冶金等传统行业。如,煤炭行业,5G可助力矿井透明可视化,井下多地点4K高清视频同时上传,智能分析实现井下作业环境、人员、设备可视化管理;5G还可助力矿井万物互联,海量数据上传,连通井上井下,实现设备运行、备品备件、劳动用工、仓储、物流等全方位覆盖,生产和经营全环节管控。
此外,无人驾驶也是5G最热门的应用之一。百度Apollo、谷歌的Waymo、宝马的Vision iNext概念车以及特斯拉的车型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其中,百度近期已在北京等多个城市开展无人驾驶测试。
“5G+”还需要向更多领域扩展。中国5G商用一周年,交出的这份“年报”业绩全球瞩目,5G面向个人(To C)的创新业务正在进入高速发展期;5G面向行业应用(To B)正在深入各行各业的生产一线并发挥出巨大作用。
尽管如此,《5G应用创新发展白皮书》仍指出,现阶段我国5G应用发展整体处于导入期,已完成从0到1的突破,未来需实现从1到N的飞跃。中国5G发展若要释放更大潜能、取得更大成功,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产业链各方携手推进。
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5G的应用场景正逐步覆盖工业制造、城市治理、民生服务、文化娱乐等众多行业,并由生产外围环节向设备控制等核心业务领域拓展,至此,“5G赋能千行百业”已不再是概念和口号。“5G+”带来的技术升级,足以改变甚至产生多个相关产业链,并成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